会员中心:
帐号 密码 注册
[预订首页] [门票预订] [酒店预订] [商品预订]
当前位置:首 页 > 探秘彝文化 > 美丽传说
支格阿龙和火把节传说
日期:2011/9/11 点击:2670 【打印】 【关闭

  彝族。古昔天有太阳七个,树木常青,鲜花不败,庄稼一年七收,牛羊一年七胎,人们的生活甜如蜜;若干年后,忽有一夜猫精,性喜黑暗,怨恨太阳,乃化为鹰嘴铁人,飞上一最高山头,以自己的羽毛为箭,一连射落六个太阳,第七个太阳遂不复出;天上没有太阳,庄稼不熟,牛羊不长,草木枯死,人皆向天哭诉,望太阳早出;各族都选派能人去寻找太阳,均无结果,最后由彝族的三位姑娘除掉夜猫精寻回太阳;而她们则化作哀牢山中的三座高山,后人称为三尖山,每年立秋都要举办歌舞活动纪念寻回太阳的三位姑娘。 

    支格阿鲁乃神女与神鹰所生,并由龙养大;其时天地混浊,上无日月星辰,下无岩石山川,支格阿鲁决心为人类造福,遂制造出日月星辰、岩石山川;不知何故天上有六日七月,草木枯焦,人类难以生存,支格阿鲁遂射下五日六月,并战胜巨蛇、巨蛤蟆、巨蚊蝇、巨蚂蚁、巨蚱蜢,使之变小不再危害人类;余下的一日一月惧不敢出,大地漆黑无光、不分昼夜,人们耕地时只好插松明于牛角;支格阿鲁遂命白公鸡请太阳和月亮复出,又派小白狗与月亮为伴,人们从此安居乐业。
   “支格阿龙”彝语意为大鹰神龙。“支”为鹰,“格”为天,“阿”为尊称。“龙”即龙,彝汉语相近。
故事: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的美誉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很多,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勇斗天神,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不分昼夜的灼热阳光,使得世间万物的生长十分艰难。土地日渐荒芜,妖魔横行。后来,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杀了灼热的五个太阳,驯服了剩下的一个太阳,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以后,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开始过着安居乐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鄂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俾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被天神搅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英雄小伙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英勇无畏。骑马能日行千里,长啸能撼动江河。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美不胜收的景色让他陶醉,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美丽的牧羊姑娘妮璋阿芝的美妙动听的歌声,双方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爱情的火焰在他们的胸中燃烧,两人相亲相爱,山盟海誓。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一心想霸占为妻的大力神斯热阿俾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是又恨又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黑体拉巴于死地。没过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俾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找到黑体拉巴家后,斯热阿俾站在门口蛮横无礼,气势汹汹,挑衅侮辱黑体拉巴。但黑体拉巴上山打猎去了,他聪明善良的母亲十分客气,请斯热阿俾进屋休息,并端出一簸箕铜砣砣和一簸箕铁砣砣热情地招待这位来意不善的客人。斯热阿俾一看傻了眼,问:难道黑体拉巴吃的是这些吗?黑体拉巴的母亲告诉斯热阿俾,这是天菩萨赐给她儿子的食品,平时都以铁、铜食,因此他才力大无比。斯热阿俾半信半疑,伸手抓起一个铁砣砣,结果咬掉了三颗门牙,痛得嗷嗷直叫。他恼羞成怒,大打出手,叫嚷着要杀了这位善良的母亲。这时,正巧黑体拉巴打猎归来,他肩扛一根水桶般粗细的木头,木头上还吊着猎杀回的一头野牛和一头狗熊。见此情景,黑体拉巴不禁怒火冲天,放下木头和猎物,与斯热阿俾讲理。斯热阿俾不讲理不说,还先下手与黑体拉巴厮打起来。两人斗得雾里云里,打得天摇地坠,杀得天昏地暗,一直搏斗了三天三夜。斯热阿俾见斗不过黑体拉巴,便逃到山上一棵老树疙瘩洞里躲了起来。为了除去残害人间的妖魔,各部落的民众都帮着搜山。三天三夜后,聪明的妮璋阿芝终于发现了斯热阿俾的藏身之处,黑体拉巴闻讯赶到,用尽全身的力气,连根拔起了那棵老树,用燧石火镰撞击点火,点燃了那棵老树,烧死了祸害人间的邪恶大力神。
  过了七天七夜,一只贪吃的乌鸦发现了那棵还没有完全烧尽的树疙瘩里斯热阿俾残存的尸体中钻出了许多的蛆虫,爬满了山坡。多嘴的乌鸦飞到天庭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天神鄂体古孜。鄂体古孜被激怒了,为了惩罚人类,他用妖术把蛆虫化成了无数的害虫,遮天蔽日地覆盖了整个大地。一时间,漫山遍野的庄稼被洪水猛兽般的害虫吞噬着。人们用尽了各种办法来消灭害虫,但越扑越多。此时力大无穷的黑体拉巴面对铺天盖地的小小害虫也感到筋疲力尽,无可奈何。正在这个时候,可恶的鄂体古孜又乘机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巍峨的高山。美丽聪慧的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祭司)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团团圣洁的火焰,将危害人间的害虫悉数烧死,最后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从此以后,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英雄的黑体拉巴和美丽的妮璋阿芝,为了祈求人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这一天,人们便用山上的燧石击石取火,点燃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圣洁的火光照亮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用熊熊燃烧的篝火驱邪除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赞火、送火三个阶段。
  火把节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祭祖,并集体分享。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老人手里接过用蒿杆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以示驱除病魔灾难。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赞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黑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妮璋阿芝,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骏和妮璋阿芝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傍晚来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火把节第三天为“都煞”,意为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的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近年来,凉山将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为这一古老的节日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使之成为了一个更具魅力,更加丰富多彩,集经贸交流、旅游观光和群众自娱自乐为一体的彝族重大节庆活动。

毕摩绘图文化:
  从存在的方式来看,毕摩绘画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绘制在凝固的,静态的毕摩经籍文献插画之中,另一种是通常以动态的方式运用于各种咒术仪式之中。从类别来看,毕摩绘画大致又可分为毕摩文献上的绘画、毕摩仪式给主人作的绘画、鬼板上绘画三大类别。其中,毕摩文献上的绘画是又可以分为“防癞”绘画、“防卫”绘画、“隔离”绘画、经文插图、神座图、尾花等。其中,“防癞”绘画是毕摩文献上最多的一种绘画,既有“左眼日形辉灿灿,右眼月象亮堂堂,头上顶着大头盔,脚下跨着独翅马,左手提着铜网和弓箭,右手执着铜铁叉”的掌类神子支格阿龙,也有“居于孜孜俄乍山峰上,立于成都城内广厦间,饮用大海水,食用索诺山上之乌豆”的翅类神子凤凰,更有“居于大地之背面,食用索诺之乌豆,饮用背面大海水”的叭哈阿支,既有“居于拉木阿觉,眼望拉莫尔哈,跳过拉千则果,达到拉哈液乌”的深山猛虎,也有“居于深山密林间,衍于蕨基草丛中,伸鼻向四方,铁蹄所向处,践泥留印痕”的德洛山下之野猪等等。而运用于仪式之中的毕摩绘画,是将绘画作为  一种具有强大灵力的咒符,与具体的仪式环节相呼应,是仪式不可缺少的一种细节。从田野调查来看,使用毕摩绘画的仪式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于有麻风的仪式。彝族民间最为惧怕的疾病是麻风,俗称“癞病”,就连姻说亲首先必须询查的就是对方几代宗亲姻戚是否有麻风病史。彝族民间还认为麻风病或癞病的起源就是“初”鬼,并且“初”鬼往往在云雨雷电之中以蛙、蛇、鱼、水獭、猴或和蜂的形象出现,侵入人体后便引发或传插麻风病。出现麻风病时必先以皮肤病的形式出现,所以有顽固皮肤病的人也往往被视如麻风病一样躲避。如果发现有皮肤顽疾,村寨遭受雷击或以种征兆为据,认为有麻风“初”鬼侵害时,就要进行驱逐或预防“初鬼”的仪式。一般法术不高,技艺不精的毕摩也往往不敢妄为这类仪式。由于毕摩绘画在仪式上的主要功能是借助神话或传说中的英雄支格阿龙和凶猛动物的神力来降服“初”鬼,民间又常常把用于有关麻风仪式的毕摩绘画称为“防癞图”或“降癞图”。
  二是有时也用于一年一度的赎魂仪式。彝人俗信人在生活之中,由于出行、放牧、耕作、狩猎、送灵等在外活动较多,自己的灵魂可能会在一时段已离体而游荡在山野谷地之间,甚至被阻绕或被困,所在在新年既将来临的秋后结合反咒仪式“晓补“进行赎魂仪式,让所招之魂扫除一切障碍,欣然平安归来。由于该仪式毕摩反咒的鬼怪邪魔中也包括了”初“鬼,需要念诵《防癞经》,挂《防癞图》赐于仪式主人家。
  三是用于防卫类仪式。如果某一宗族和戚族中先世有人患过麻风病,或当前有得麻风病者,就要置木挡“斯叶挡”以拒“初”鬼作崇。置木卫“斯叶挡”防卫仪式结合在小返咒“晓补”仪式中进行,劈好一杉木板,并在上绘画上头戴钢盔肩挎网兜手执铜叉弓箭驾着神马重翅驹的英雄支格阿龙和神孔雀(凤凰)、神龙等神像并写上咒语,视为“神位木”,即神牌,再用黑杨木做成三块边缘上刻有纹的木板,与神牌捆在一起。得小返咒仪式吃完烧肉后让毕摩念诵咒语,最后拿“神牌”在主人家成员周围转圈,再在每人头上触磁一下后挂于门楣上,以示镇定防卫,阻挡“初鬼”。行过此类防卫类仪式的人家此后凡遇家中举行“晓补”反咒仪式时,都要将神牌取下来让毕摩重新施法念咒,以使具继续保持灵验的力量。
  四是用于驱遣邪神怪灵的“斯尔寄”仪式。在此仪式上毕摩要书画谓之为“斯吐色吐特依”的防卫邪神怪灵咒符,其画法是先在白纸中央画一人偶之像代表患病者,再围着人偶书写许多圈咒语,内容大意为诅咒作崇于人的邪神怪灵,并请诸路神祇保护患病者。然后在文字圈外画上支格阿龙神图。画毕,毕摩将纸按一定方法折叠起来,折时人偶之像向外露在中间,其于是部分均不能被折着,否则患者日后会手足疼痛。仪式后,患者则将此咒符绘画缝入一小布袋内挂在身上,便能防止邪神怪灵缠身作崇。由此神图即被作为偑符,又有符身符的功用。
  五是用于年节。彝族民间通常延请毕摩将神图绘于纸卷或木牌上,每缝彝族年时,将之挂于屋内主人位上方的里屋间外壁上,认为过彝历年时家家户户杀猪打羊,妖魔鬼怪也会前来找好吃的,挂上这种神图可以防止鬼怪侵害,并笃信只要挂上此图,妖魔鬼怪就不敢前来。
  毕摩绘画中最为典型的神图是支格阿龙神图,最为典型的鬼板是“初布”鬼板。对于谙熟彝族创世史诗和彝族神话的人来说,神图和鬼板上每一拙朴的图纹都有其神话的人来说,特别是支格阿龙神图,神图上每一拙朴的图纹都有其神话的原型,每一个彝文字都讲述着元古射日英雄去格阿龙的种种史迹,每一笔每一画都透发着神人祖先的强大神力。下面我们以《支格阿龙神图》为例来进行局部分解解析,由此分述每一图纹的神话原型。
  支格阿龙神图的中心主题是射日英雄“龙鹰之子”支格阿龙,这里隐喻着一个悠远而十分古老的部落发生史的神话,支格阿龙是彝人妇孺皆知的氏族祖先起源神话,仪式上毕摩尽管不着一字,却将这个古老部落的孕育与诞生十分美妙地凝固在毕摩的宗教绘画中而成为充满神意的图画。经有关学者考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先祖支格阿龙也绝非只是神话中的人物,他是彝族上古时期以鹰为图腾的先民部落“古滇国”的酋长,其母亲发明织机的蒲嫫列依所属的部落则以龙为图腾,这说明了支格阿龙乃是龙鹰之子。这则神说不仅说明了古代彝人的龙鹰祟拜已经有了始祖祟拜的涵义,而且神话中置换而成的仪式关联也十分明显:蒲嫫列依感鹰血而孕生支格阿龙,而鹰被凉山彝人视为毕摩护法神祇,有着通当天庭“世木额哈”和神域的灵力,因此同样有神奇身世的龙鹰之子支格阿龙也是毕摩的护法神祇。因此,支格阿龙神图的中心主题构架是生于龙年龙月龙日龙时的支格阿龙,而且神图上所有的图纹和文字都与神话及创世史诗发着内应,并与仪式功能相联结。
  “日月二象”取自于居日阿约创造六日七月,支格阿龙射死五日六月以及始祖瓦木唤请独日独月的神话原型。神图中还有这样的文字:“支格阿龙氏,左眼映红日,映日光辉辉;支格阿龙右眼照明月,照月亮堂堂。”日月沉浮,沧海桑田,维艰生活,支格阿龙敢于征服威力无比之日月的精神和勇气,也正是彝族先民无比酷旱的自然劣势中得以再生和繁衍的亘古之歌。彝族先民正是以神话的叙事和想象,颂扬了本民族英雄在与大自然无畏斗争的茫茫历史长路上,于灾难中求得生存的壮举,于逆境中寻求发展的豪情。所以日月二象所凝固的日月神话,自然也联结着毕摩仪式的功能与意义,与魑魅魍魉的斗争便直接指归于威胁彝人生存和发展的疾病和灾难相抗衡。
  铜器诸象也有神话原型,铜器是支格阿龙与雷神斗争的至要武器。在彝族神话中居于天上的雷公“蒙治阿普”是人十分凶残的神祇“白天不容人叫唤,黑夜不许鸡叫鸣”“有人击于人,山头牧者也要击,谷地耕者也要击,耳坠齐整整者也击,童裙红艳艳者也击,椎髻壮实实者也击,罗锅帽如鹰飞者也击;有石击于人,水边鹅卵石也击,室内推磨石也击,山头大白石也击;有树击于树,院中栅栏也要击,深谷林莽也要击,悬崖马桑也要击,原野杜鹃也要击,山顶柏杉也要击;有畜击于畜,室内阉鸡也要击,崖上山羊也要击,山头绵羊也要击,原野牛犊也要击,沼泽黑猪也要击;有兽击于兽,杉林麂獐也要击,深谷熊罴也要击,树上猿猴也要击,水下鱼獭也要击,原野云雀也要击,埂上蛇也击,埂下蛙也击。”使世人无法无存。英雄支格阿龙闻听此事后,历经千难万险,终于从雷神的口中打听到雷电“遇铁声哗哗,遇石石粉碎,遇铜便消隐”,于是他请来跨越时空的一代名匠格嫫阿尔“打铜且制铜,打制铜网兜,打制铜帽盔,打制铜簑衣(铠甲),打制铜棍棒(叉)”用来对付雷神,降服了骄横跋扈的蒙沾阿普。于是联想到妖魔鬼怪都惧怕铜器,又认为凡遇雷击必有不祥之事发生,成其是雷电通过树木等会给人们带来麻风等传染病之患,于是有了延请毕摩举行并以神图来驱逐病鬼的信仰。所以神话中支格阿龙头戴铜盔帽、身穿铜簑衣、左手提网兜、右手执铜叉、左方挂铜弓,右方插铜箭的形象也成了毕摩仪式中降魔伏鬼的象征。
  至于“飞马”,经书中神图的题诗中写到:“支格阿龙氏,脚下骑重翅神驹马,栖于太空云端上。”飞马有其神话原型:支格阿龙在寻找母亲的遥途上,看见人间出没着毒蛇和妖魔鬼怪,牧入送给他一匹重翅神驹马,支格阿龙便骑着这匹四蹄生风、尾巴剪云的飞马,一边为人们除妖降魔、消灾灭祸,一边寻找被吃人女魔掳走的母亲。
  神图中的神也孔雀“苏里吾勒惹”与神龙(蟒)“叭哈阿支”是为支格阿龙的助手,是从神话中支格阿龙呼请独日独月时曾得到各种动物帮助的情节中延伸而出的;而在毕摩经本的《勒俄特伊》中还记载有支格阿龙变形为龙潜入大海与凶猛的“叭哈阿支”博斗,最后征服了“叭哈阿支”。由此记载可看出今人所认为的“叭哈阿支”是大蟒,曾经生活在水中,此据美姑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的摩瑟磁火先生推考,其原型当为鳄鱼类动物。正是因为支格阿龙降服了“叭哈阿支”,后来“叭哈阿支”便成为支格阿龙的助神。神图上各配有诗句和咒词用以施咒:“孔雀吾勒惹,栖于子子额乍地,立于依莫大湖边,飞于汉姆迪策山,过于合石之上方;食黄茅埂之毒草,饮阿莫合诺之水,闻其者耳聋,食其胆者死,吃其肉者绝。招至主家防癞吞邪乎!……”,“神龙阿支惹,栖于迭波索莫海,立于高高巍峰巅,饮阿莫合尼水,至于主之家;毕惹招尔引尔至主家,来寻癞吞癞,来寻癞吞邪,来寻痨各痨,来寻蛙吞蛇。神龙阿支惹,猴痨各顽疾,大刀来劈之,传染之病驱除乎!”
  神图中的蛇“史戈阿支”,有闪电之状,被视为“初”鬼来犯的最初表征,认为雷电大作时,蛇即随之来到地上,变成各种各样的“初”鬼,神话中的毒蛇便是“初”鬼的原型:“日月被射后,沉沉大地上,毒蛇大如巨石坎,蛤蟆大如竹米囤……支格阿龙,一天去打蛇,打成手指一样粗,打入地坎下。一天打蛤蟆,打成手掌一样大,打到土埂下。”支格阿龙的身体呈方形喻示着撑起天宇的四根铜柱,也象征着大地四方,体现着支格阿龙脚踏大地、头顶天空的所宇轩昂之势。这与《勒俄特依》中开辟神话所叙述的开辟天地四方、打柱撑天的宏伟场景也呼应着。
  画面中颇为突出的男性阳性之物喻示着支格阿龙的子孙后代繁衍昌盛。在神话中支格阿龙娶了两姊妹为妻后,一直忙于制服人间妖马牛怪,妹妹出于猜忌和嫉妒,剪去了飞马的三层翅膀,致使支格阿龙葬身大海。尽管神话中支格阿龙英年早逝,没有生育,但其英雄的业绩与降妖伏魔的精神并滑有死。这一带有永存意义的信念,既通过神话中所叙述的每到秋天,群鹰搏击在支格阿龙附海的水边上与蛇继续作战而体现,也借助了仪式中唱叙后世许多著名毕摩神祖降妖伏魔的传说去连接,更以神图的方式复活了支格阿龙不死的神力。故而,毕摩也认为自忆的咒鬼驱鬼的宗教司职是在继续着支格阿龙的未竟事业。所以凉山彝人都以自己是支格阿鲁的后裔为荣耀,毕摩更尊鹫鹰和支格阿龙为自己的护法神。故而神图中的这一阳物之象除了有生殖崇拜的观念之外,还有着更为深长的生命信念与宗教寓意。
  可见,神图以神话原型为隐喻和象征,以神话英雄支格阿龙降鬼除魔的神绩、神力为整个神图构形的内在链环,并由此串联了每一个局部的图纹,使之成为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和谐画面,从而使这幅图画成为古老神话的形象阐释,与仪式的宗教功能发生着同步的呼应与映射。

下一条:彝族祖籍之谜
特色旅游
审美艺术专题
地质考古专题
寻幽探险专题
生态考察专题
最新动态
· 开学季 | 领略黑竹沟夏末初秋的 [2024/9/2]
· 峨边黑竹沟:非遗研学火热开营 传 [2023/8/8]
· 温馨提示 [2023/8/7]
· 温馨提示 [2023/8/7]
· 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2023/5/6]
· 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2023/4/28]
· 五一假日天气预报 [2023/4/28]
中国旅游网
四川省旅游网
餐饮管理
峨眉山大佛禅院佛
乐山市旅游局
峨边新闻网
国家森业局
中华彝族企业家协会
版权所有 © 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峨边县 邮编:614300 黑竹沟管委会电话:0833-5225111 黑竹沟迷都大酒店总台:0833-5286999  投诉电话:0833-5222137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2608-1号 
官方微博
关注微信公众号